

近日,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南省第三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,我校艺术学院申报的“河南二夹弦”项目入选,成为全省第三批12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创建单位之一。
河南二夹弦又称“两夹弦”,也有群众称它为"大五音"。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,主要流行于河南东部及北部,山东西部以及江苏北部,安徽省北部一带。"二夹弦"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近年来,我院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,自觉承担起了传承戏曲文化的重任。二夹弦等地方戏曲的普及、研究、传承,已经在我校的教学、科研、实践中扎根,为河南戏曲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我院已与主管延津二夹弦剧团的延津县文化馆签订有科研基地,开展了针对二夹弦艺术的多次艺术采风并取得了多项教学科研成果。该基地将与延津二夹弦剧团合作,积极开展二夹弦剧目的创作与演出,在实践中培养二夹弦表演人才。我校“河南二夹弦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将从课程建设、社团建设、工作坊建设、科学研究、辐射带动、展示交流等方面,不断推进对二夹弦艺术的传承和保护。
2021年3月,我院按照《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积极开展“河南二夹弦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申报工作,并成功获批。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,对提高我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、传承和发展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。
我院将扎实推进建设工作,进一步对标基地建设原则、任务和要求,切实将传承基地打造成我校的特色和品牌。
(图片/郑世华 初审/郑世华 复审/张思镜 终审/张新词)